選書推薦2025.03.18
她用文字,將地獄活成一座荊棘花園:《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英譯版
2017年4月27日,以《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作為她的第一本也是最後一本小說,林奕含最終選擇與世界告別,一顆閃耀無比的文壇新星慨然殞落,墜地時擦起熾烈燃燒的火光,讓所有曾讀過內容的人,心中都被燎原星火燙上難以抹滅的痕跡。我們永遠無法體會她曾經歷的巨大創傷,只能在故事裡悼念,那個本該盛放的聰慧少女。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字句雕琢,象徵比喻手法繁複,時而優美惆悵,時而驚悚駭人,林奕含敏銳尖刺地挑起讀者的神經,讓人心緒糾結,憤怒難平,卻又同時為其精湛俐落的文筆動容,展露作者優秀的中文造詣與文學天賦,也將撼動台灣社會的事件封存保留於書頁。故事被分為三章「樂園」、「失樂園」和「復樂園」,不難聯想到約翰‧漢彌爾頓的《失樂園》,同時也影射故事的發展。第一段「樂園」,由劉怡婷以第三人稱的觀點訴說,兩個聰明、熱愛文學且默契十足的少女們宛如雙生,房思琪與劉怡婷,她們安穩地與家人住在環境良好高級大樓,年輕、富裕且前程似錦;但思琪突然發生奇怪的轉變,最終精神崩潰,而怡婷才揭開這一切的序幕,也就是「失樂園」的開始,一切都在補習班中文名師,李國華在她們的生活中出現後開始變調,由思琪的視角,彷若帶讀者走進伊甸園外的恐怖地獄。
有些讀者會聯想到飽受爭議的那博科夫的《蘿莉塔》,因童年創傷導致對小女生有特殊癖好的亨伯特,和綁著辮子、帶點純真稚氣的少女蘿莉塔;但李國華的角色塑造不同,亨伯特明顯認知自己的喜好是不正常且違反常倫;而李國華沉迷其中不可自拔相反,深知亞洲社會普遍對性侵害的反應與保守價值觀,透過權勢與手段,以強暴、控制未成年少女為樂,從未承認與正視自己的行為與殺人犯罪無異,甚至為此自豪。他所代表的是男性主導社會下,既得利益者和成年人的傲慢,是人性底層最低劣可鄙的污穢。更加醜陋的,是李國華用絢麗優美的詞句,將自己偽裝成情感裡偉大的狩獵者,文學,被他扭曲為逞取女性軀體的陷阱。
文學主題在書中始終縈繞不散,也讓我們思考,文學究竟對主角來說是一種庇護,抑或臣服的理由?思琪百思不得其解,為何李會如此對待她,她轉向於珍愛的文學中尋求答案,卻只能說服自己對老師的情感是「愛」,但虛假的「愛」背後隱藏的只是剝削的性,人格的永久摧毀,和無數眾多內在死亡的少女,堆疊成還來不及綻放就枯萎的花蕊。
文學絕對不是臣服,而是反抗的手段,《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英譯版就是最佳的證明,在譯者Jenna Tang、版權代理和政府的努力下,終於將這本可謂台灣
#MeToo 運動先鋒的小說,翻譯成英文。Jenna Tang更是為推動本書的英譯四處奔波,參加各種翻譯協會與工作坊,尋找出版提案的機會,最終由Harper Collins旗下的HarperVia出版社出版,也獲得極大迴響。
希望,每個讀者在閱讀本書的當下,就是為每個在荊棘花園的少女,點亮些許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