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 A BOOK,OPEN THE WORLD
新鮮事 讀書會記錄 文學招待所|美國南方哥德文學
讀書會記錄2025.07.04

文學招待所|美國南方哥德文學

文學招待所過去其實也曾選讀過芙蘭納瑞‧歐康納的《好人難尋》,為什麼我們這次又再讀了一次?
 因為談到南方哥德,就一定要談到芙蘭納芮‧歐康納的作品。
 
在奚永慧老師的帶領下,我們離開遙遠的北極冰原,與《科學怪人》和瑪麗雪萊告別,從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的英國,來到19世紀的美國,融合南方獨有的基調,成為南方哥德的起源。
 
 ▋為何是南方?
美國南北戰爭結束後,南方聯邦政府潰敗,土地破敗狼藉,人心的荒涼與壓迫也沒有因戰爭結束消散,而哥德文學的陰森古怪,恰巧與當時的文化社會背景相符,提供另一種方式去書寫與詮釋當時的氛圍。黑暗浪漫主義從旁推波助瀾,南方哥德文學的角色時常有身體畸形或性格缺陷的特徵,故事時常出現超自然的現象,或詭異謀殺、發瘋、暴力與亂倫等病態元素;南方哥德也時常顯現一種封閉、保守的不安定,反映被後世詬病的種族主義與奴隸制度。
 
在愛倫坡的《厄舍府的沒落》和詩作《烏鴉》、納桑尼爾‧霍桑《七個尖角閣的房子》和福克納《給愛米麗的玫瑰》等作品中可見其風格的展現。
 
 ▋二戰後的南方哥德
二次大戰後南方哥德再次於文壇興起,芙蘭納芮‧歐康納和卡森‧麥卡勒斯(Carson McCullers)等當代南方哥德作家延續傳統,加入現代的元素,將南方哥德帶入另一次高峰。
 
 
歐康納的書寫裡,地景樣貌的描繪是很重要的元素,沒有鬧鬼莊園或恐怖城堡,取而代之的是平凡日常裡的驚悚與邪惡;另一個特點則是比喻上或實際行動的暴力。透過暴力事件的發生與反應,人類被迫面對內心的醜惡與真相,反映出神的恩典與慈悲,結合黑色幽默與角色間的疏離感,諷刺或探問道德與罪孽的危險界線,也反映社會衰退的蒼涼無奈。
 本期讀書會以《科學怪人》為首,揭開哥德文學的序幕,接下來共讀《好人難尋》和《善良的鄉下人》,繼續看哥德文學的不同流變。
Flannery O'Connor故居,圖片來源:https://exploregeorgia.org/milledgeville/general/historic-sites-trails-tours/andalusia-farm-home-of-flannery-oconnor
報名本期活動:https://www.bookman.com.tw/activity/detail/2
(活動提供錄影回放,不怕錯過)

下一則:一部用60幾種語言寫成的絕世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