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訂版序 v
重印說明 vii
修訂說明 viii
序 ix
導 言 1
一、語言學的對象和學科性質 1
二、語言學在科學體系中的地位 4
三、語言學的應用價值 6
第一章 語言的功能 9
第一節 語言的社會功能 9
一、語言的資訊傳遞功能 9
二、語言的人際互動功能 11
第二節 語言的思維功能 13
一、語言和思維的關係 13
二、語言思維功能的生理基礎 14
三、兒童語言習得與思維的發展 18
四、關於聾啞人的語言和思維 21
五、思維能力的普遍性和思維方式的特殊性 22
第二章 語言是符號系統 25
第一節 語言的符號性質 25
一、語言和說話 25
二、語言與符號 28
第二節 語言符號的系統性 33
一、語言符號的任意性和線條性 33
二、語言符號的層級體系 35
三、組合關係和聚合關係 38
第三節 語言符號系統是人類特有的 41
一、人類語言符號和其他動物「語言」的根本區別 41
二、語言是其他動物和人類之間無法逾越的鴻溝 45
第三章 語音和音系 49
第一節 語音和音系的區別與聯繫 49
一、語音學和音系學 49
二、語音和音系的最小線性單位──音素與音位 52
三、國際音標 54
第二節 從聲學看語音 56
一、語音四要素 56
二、音質的聲學分析 58
三、聲學分析的儀器和軟體 60
第三節 從發音生理看語音 63
一、發音器官 63
二、兩類音素:母音和輔音 66
三、母音 67
四、輔音 70
第四節 音位與音系 78
一、對立和互補 78
二、音位和音位變體 80
三、音質音位和非音質音位 84
第五節 音位的聚合 85
一、區別特徵 85
二、音位聚合群 86
第六節 語音單位的組合 89
一、音節 89
二、語流音變 92
三、韻律層級 95
第四章 語法 101
第一節 語法和語法單位 101
一、語言結構是有規則的 101
二、語法的組合規則和聚合規則 103
三、語法單位 105
第二節 組合規則 111
一、語素組合成詞的規則 111
二、片語成片語和句子的規則 114
三、組合的層次性 119
四、組合的遞迴性和開放性 123
第三節 聚合規則 124
一、詞類 124
二、形態 129
三、語法範疇 130
第四節 變 換 135
一、變換和句型 135
二、變換和句法同義 138
三、變換和句法多義 139
第五節 語言的結構類型和普遍特徵 143
一、語言的語法結構類型 143
二、語法結構不能分優劣 146
三、語言的普遍特徵 148
第五章 語義和語用 151
第一節 詞彙和詞義 151
一、詞和詞彙 151
二、詞的詞彙意義 154
三、詞義的概括性 156
第二節 詞義的各種關係 159
一、一詞多義 159
二、同義關係 164
三、反義關係 168
四、詞義的上下位關係 171
五、詞的語義特徵和語義場 172
第三節 句 義 175
一、詞語的搭配和詞義在句義中的實現 175
二、句子的語義結構和人類經驗的映射 178
三、句法語義範疇和屬於說話者的人類經驗映射 182
四、句子的真值和句義的蘊涵、預設關係 185
第四節 語 用 187
一、語境與語境義 187
二、話題和說明 190
三、焦點和預設 194
四、日常生活和文學作品中的言內意外 196
五、言語行為 198
第六章 文字 203
第一節 文字和語言 203
一、文字在人類歷史上的重要作用 203
二、文字的基本性質 205
三、漢字和漢語 206
第二節 文字的基本性質與文字的產生 208
一、實物記事 209
二、圖畫記事 210
三、刻劃符號 211
四、早期文字:原始的圖畫文字 213
第三節 共時文字系統的特點及分類 217
一、從文字的次小單位看文字的共性和分類 217
二、從文字的最小單位看文字的不同類型 219
第四節 文字的發展與傳播 221
一、早期自源文字:不完善的意音文字 221
二、自源文字的發展 224
三、他源文字的創新與文字的換用 226
四、文字適應語言和文字的相對獨立性 228
五、漢字與中文拼音 229
第五節 書面語 232
一、口語和書面語 232
二、書面語的保守性和書面語的改革 235
三、書面語的規範 237
第七章 語言演變與語言分化 239
第一節 語言演變的原因和特點 239
一、社會、人際交流是語言演變的基本條件 239
二、語言中各種因素的相互影響和語言的演變 240
三、語言演變的特點 242
第二節 語言的分化 245
一、語言隨著社會的分化而分化 245
二、社會方言 247
三、地域方言 250
四、親屬語言和語言的譜系分類 254
第八章 語言的接觸 259
第一節 社會接觸與語言接觸 259
第二節 不成系統的詞彙借用 261
一、借詞 261
二、借詞與社會 265
第三節 語言聯盟與系統感染 268
一、語言聯盟與社會 268
二、系統感染 269
第四節 語言的替換和底層 272
一、語言替換 272
二、語言替換的社會原因 274
三、自願替換和被迫替換 276
四、語言替換的過程 279
五、語言換用與底層遺留 282
第五節 通用書面語、民族/國家共同語進入方言或民族語的層次 283
一、通用書面語與地方語 283
二、文白異讀與漢語方言中的通用語層次 284
三、外族書面語的層次 287
四、共同語 289
第六節 語言接觸的特殊形式──混合語 292
一、「洋涇濱」 292
二、混合語 295
三、我國境內的土漢語和混合語 296
四、世界語 301
第九章 語言系統的演變 303
第一節 語音的演變 303
一、何以知道語音的演變 303
二、語音演變的規律性和演變機制 308
三、語音對應關係和歷史比較法 312
第二節 語法的演變 316
一、組合規則的演變 316
二、聚合類的演變 319
三、類推 322
四、結構的重新分析 325
五、語法化 326
第三節 詞彙和詞義的演變 328
一、新詞產生、舊詞消亡和詞語替換 329
二、詞彙演變與語言系統 332
三、詞義的演變 336
修訂版各章主要修訂說明 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