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藝術大學林于竝老師 專文導讀
臺北藝術節藝術總監耿一偉 好評推薦
「真實」的戲劇到底是什麼?
該如何寫出自然的台詞?編寫劇本結構、演技、導演的秘訣又是什麼?
就讓這本淺顯易懂的戲劇入門書告訴你!
日本現代戲劇重量級人物 平田織佐
臺北藝術節2013《三姊妹—人形機器人版》大受好評、
2015《蛻變—人形機器人版》票卷瞬間完售
以平易近人的文字與簡單明瞭的範例,與讀者分享獨到的戲劇觀
本書特色
1. 臺北藝術節好評劇作《三姊妹—人形機器人版》與《蛻變—人形機器人版》作者、日本現代戲劇領軍者平田織佐戲劇專書。
2. 與臺北藝術節合作,部分精彩內容於節目手冊與文宣品上刊登。
3. 臺北藝術大學林于竝老師專文導讀
4. 以淺顯文字搭配範例與圖表,介紹如何架構戲劇、撰寫劇本與自然的台詞,即使是初接觸戲劇者,也能容易應用。
推薦序 耿一偉(臺北藝術節藝術總監)
導讀 林于竝(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
序 寫在《演劇入門》出版之前 平田織佐
前言
第一章 「演劇的真實」與「現實中的真實」
1什麼是真實的台詞?
從較遠的意象導入/何謂真實/在進入論述之前
2關於主題
劇本的制約/編寫劇本的程序/思考主題是否必要?/何謂近代演劇/何謂現代演劇/表現的欲望/希臘悲劇的世界/演劇描繪出精神的振幅
第二章 在寫作劇本之前――場所‧背景‧問題
1演劇發生的場所
決定場所/半公共的空間
2思考背景
半公共的時間――思考背景/寫作劇本這件事
3思考問題
腳本與劇作的不同/劇作就是要相信觀眾的想像力/給想像力定向/提示問題及東奔西跑的人們/再一次思考問題
第三章 為了產生對話――登場人物‧劇情‧事件‧台詞
1思考登場人物
決定登場人物/資訊量的差異
2思考劇情
設定舞台/劇情(場景)/《蒲團與達摩》
3思考事件
什麼是事件?/意象的連鎖
4撰寫台詞
開始寫台詞之前/一切都是為了寫台詞而做的準備/想像力‧記憶力‧觀察力/《東京筆記》/口語的地圖/撰寫對話/冗長率的高低/他者的不存在/與他者交談/《三四郎》的對話/對話劇的可能性/新的對話形式
第四章 演員是會思考的棋子――戲曲‧導戲‧演員之間的關係
1語境脈絡
巧、拙的評價根據/語境的差異/語境的磨合/我們說的是誰的話語?/伶俐的演員/演員的工作/身體的語境脈絡/身體語境脈絡的差異
2導演與演員的關係
什麼是演技?什麼是導演?/名為創作演劇的實驗/演員會受到要求的「理解力」/導演與演員的關係/演員是會思考的棋子
3 1990年代新生的演劇特徵
環境和語言/什麼是1990年代的演劇/關係的演劇
第五章 朝向「參與式的演劇」
1再談何謂真實
與觀眾的關係/演劇世界的真實/為何高中生無法寫出真實的台詞?
2參與式的演劇
藝術讀寫能力(art literacy)/市民社會與演劇/演劇的職責
結語
平田織佐(平田オリザ)
譯者簡介
戴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