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就是你的教學超能力
聲音,是人體結構與慣性的結合。唯有在平衡與放鬆之間找到身體的支點,呼吸與能量才能自然流動。
作為一位長期在第一線授課的教育工作者,Harald Emgard 現場帶領大家透過身體肌肉的覺察與呼吸的穩定運用,探索最適合自己的發聲方式,讓聲音成為教學中最具影響力的工具。
首堂課不同於以往偏重英語教學法的師資培訓,回歸身體與聲音的自然本能,期望幫助老師們在課堂、職場乃至日常生活中,都能健康、持久、有效地運用聲音。
趣味亮點:本堂課如同數位排毒現場,回歸身體自然運用、完全體驗沉浸式劇場經驗難得、十分有趣。

★不只靠口說,課堂也能美妙發聲
Teach with Tunes, Learn with Rhythm
由 Hsin-Yi KuoVicky 老師帶來一段精彩的音樂融入教學示範,展示如何透過簡單的旋律設計,為課堂注入全新的氛圍。
其中穿插有趣的遊戲歌謠融入sight word 學習,示範有效利用AI工具製作歌曲建立歌單,以美妙又生動輕快的音符讓教室的節奏與能量立刻轉換。

★讓科學閱讀點燃語感動能
國際教育大師 Wiley Blevins 旋風訪台
結合理論與實作的精彩課程,為第一線教師注入嶄新的教學觀點與能量。
課程以「音韻覺識(Phonemic Awareness) 與 音字母拼讀(Phonics)」為核心,結合近年備受重視的 Science of Reading 閱讀科學 理念,深入解析如何從語音、字詞、語意三層面,協助學生發展穩固的閱讀基礎。
Wiley Blevins不僅強調拼讀教學的步驟與架構,更點出在實際教學中常遇到的差異化問題,並提出三大關鍵策略,有效提升學生整體閱讀表現:
★ 引發閱讀興趣:透過循環複習與趣味活動,打造「想讀→能讀→愛讀」的學習正循環。
★ 加強詞彙累積:活用語境教學與句型重組,加深詞彙記憶與應用。
★ 語言整合發展:將發音、語意與文法結合,讓閱讀更貼近真實使用情境。
Wiley提醒大家,若學生閱讀流暢度不足,將可能陷入「速度慢→理解差→失去興趣→逃避練習」的惡性循環。
老師們可以在教學中透過聽力練習、分段拼讀、Word Familes字詞家族、螺旋式複習等策略,學生能逐步建構語音與語意之間的橋樑,不再只是機械背誦,而是認得字、唸得出、讀得懂!
感謝今天每位老師的熱情參與,一整天的師訓活動,希望為大家帶來滿滿能量,期待下一次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