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從經典開始

當代大師 》童妮‧摩里森 Toni Morrison

鎖鍊、桂冠與慈悲


童妮.摩里森的文學世界

第一位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非裔美國女作家童妮.摩里森(Toni Morrison, 1931-2019)向以嫻熟的文學敘述技巧與充滿詩意的語言展演著稱,想像力豐富,才華洋溢,堪稱當今第一流小說家。她是美國南方黑人的後裔,父母分別來自喬治亞州和阿拉巴馬州,他們在二十世紀初遷徙至北方;父親喬治在造船廠當鎔焊工,母親羅嬤.威利斯(Ramah Willis)出身音樂世家,在默片時代的電影院演奏鋼琴,工作之餘則以唱歌劇、爵士樂或藍調自娛,羅嬤的祖父是小提琴家。


摩里森原名Chloe Anthony Wofford,一九三一年二月十八日誕生於俄亥俄州北部的工業小鎮樂仁(Lorain)。她自幼即喜歡看書、聽父母說故事;她在孩提時代所吸取的許多民間故事、神話和歌詞,不僅是南方黑人文化的重要資產,更是她創作的靈感源頭。就讀小一時,班上只有她會念英文;及至樂仁高中,她非但成績優異,且開始閱讀歐洲文豪之傑作,像奧斯汀(Jane Austen)、托爾斯泰(Leo Tolstoy)、杜思妥也夫斯基(Feydor M. Dostoevsky)等,對其創作技巧深表欽佩。十七歲時負笈前往華府就讀豪爾(Howard)大學,主修英文,輔修古典文學,期間她改名為Toni Wofford,並參加戲劇社,曾與師生組團到南方各地巡迴演出,這趟「尋根」之旅讓她首次體會到南方種族被歧視的滋味,進而逐漸了解她祖先所經歷的苦難。

 

改變一生的寂寞時刻
 

從一九五五到一九六四年,童妮先後任教於休士頓的德州南方大學(二年)和母校豪爾大學(七年)。在豪大任教初期,童妮邂逅了一位牙買加裔的年輕建築師黑羅.摩里森(Harold Morrison),兩人墜入了愛河,並於一九五八年結為連理,一九六一年生下長子黑羅.福特。不過,由於成長的文化背景不同,她夫婿期望她像牙買加婦女一般、對丈夫唯命是從、百依百順;一九六四年,懷著身孕的童妮辭去教職,陪同夫婿和長子旅遊歐洲後,婚姻終告瓦解。失業的童妮只好帶著長子和沮喪的心情,返回俄亥俄州老家待產。生下老二史雷德.凱文(Slade Kevin)之後不久,童妮帶著二名幼子前往紐約州的雪城(Syracuse),在藍燈出版社的雪城分社擔任教科書編輯。一九六八年,摩里森調任紐約市藍燈出版社總社的一般書籍編輯,後來升任資深編輯。美國的出版業一向由主流白人所操控,摩里森善用其職務與弱勢族裔作品逐漸受重視之機會,提攜有志創作的黑人同胞。的確,在摩里森另有高就(一九八三)前,藍燈出版社出版了許多前途看好的黑人新秀之作品,包括童妮.凱德.卞蓓拉(Toni Cade Bambara)、克勞德.布朗(Claude Brown)、拳王阿里(Muhammad Ali)、安竹.楊(Andrew Young)、安琪拉.戴維絲(Angela Davis)、佳兒.瓊絲(Gayle Jones)等。 摩里森在藍燈出版社任職期間,曾在紐約州立大學(1971—72)客座。一九八四年紐約州立大學俄伯尼(Albany)校區鑒於摩里森傲人的創作表現,禮聘她為人文學講座教授,從此即一直留在教學崗位,並持續創作不輟。

 

迄今,摩里森所出版的長篇小說不過八部;但是自從一九七○年《最藍的眼睛》(The Bluest Eye)問世以來,幾乎每部皆佳評如潮。第二部長篇《蘇拉》(Sula)於一九七五年獲提名角逐美國國家圖書獎(又譯美國書卷獎);一九七七年出版的《所羅門之歌》(Song of Solomon)榮膺全國書評家協會獎,平裝本銷售量至一九九九年多達五十七萬冊。一九八一年初,隨著《黑寶貝》(Tar Baby)的出版,摩里森成為美國家喻戶曉的文學巨星,並於當年三月成為《新聞週刊》的封面人物,《黑寶貝》登上暢銷書排行榜長達四個月之久。第五部長篇小說《寵兒》於一九八七年甫出版,立刻躍登暢銷書排行榜,並於翌年三月贏得普立茲獎,學院批評家普遍認為這本小說是摩里森最震撼人心的力作。五年後,她陸續出版了長篇小說《爵士樂》(Jazz)和評論集《在黑暗中戲耍/演奏:白質與文學想像》(Playing in the Dark: Whiteness and the Literary Imagination)。一九九三年,六十二歲的摩里森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是第十位贏得此項殊榮的美國人。摩里森隨後出版的《樂園》(Paradise,1997)和《愛》(Love,2003)均廣受矚目。

 

本文摘錄自何文敬教授2005年於<自由副刊>所刊載之文章,全文詳見以下網址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feb/25/life/article-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