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老師專欄

[ 2018-04-19 ]

〈花言樹語〉「A菜」與「大陸妹」的由來?    蘇正隆

〈談文論譯:花言樹語〉「A菜」與「大陸妹」的由來?  蘇正隆

 

本島萵苣/臺灣萵苣 (Lactuca sativa var. sativa, Taiwan lettuce) 係臺灣常見蔬菜,2000年代前有許多講法,包括「本島萵菜」、「萵仔菜」、「妹仔菜」、「媚仔菜」、「鵝仔菜」,「妹」、「媚」、「鵝」大約都是臺語「萵」的音轉變來的,因為「萵」臺語唸 (ㄨㄟ),而「萵苣」算是比較冷僻,難寫、難唸的字。

 

蔬菜專家吳昭其先生在他1987年出版的《台灣的蔬菜》中提到「萵苣菜」有9種名稱,當時尚未有「A菜」的講法。(第一冊,P.114)

 

到了2000年之後,不知哪個天才菜販大筆一揮,用英文字母A來替代難寫、難唸的「萵」,而一般菜販也都學過英文,從此「A菜」之名一統天下。就好像現在許多餐廳裡點菜時往往把「雞」簡寫成G一樣。臺灣萵菜在中國大陸叫「油麥菜」。

 

2015年我在台師大英語系演講,提到「A菜」的由來,有位美籍老師跟我說,謝謝我解答她們家的疑惑。她先生是台灣人,出國多年,回台定居後,有次她先生問餐廳服務員炒青菜是什麼?服務員說:「A菜!」因為他出國前從沒聽過A菜,就問:「什麼是A菜?」服務員答:「A菜就是A菜!」他不知道臺灣萵苣已經有了夾雜英文的新名稱。

 

至於2000年代後臺灣開始大量栽種的中國萵苣菜品種、俗稱的「大陸妹」呢? 「大陸妹」即「中國萵苣」(Chinese lettuce),菜農或菜販將中國萵苣菜稱為「大陸妹」,其實是要與臺灣萵苣區別,「妹菜」即「萵菜」。有人認為「大陸妹」有岐視意味,主張應稱為「福山萵苣」,但並未提出文獻上的根據,中國大陸似乎也沒「福山萵苣」的講法。

 

黃碧端教授提出「A菜」似乎是從前的莪菜。

 

張正雄也提供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閩客語典藏」計畫中台語“e-chhài”的詞條如下:

 

編號

15519

台語

e-chhài                                                   

其他腔口

oe-chhài()/ er-chhài()

漢字

[萵菜]                                                       

解釋

[萵仔菜]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蓼蓼者莪,匪莪伊蔚。」莪、蒿、蔚都是可食用的菊科植物我們蔬菜中菊科植物占了相當的比例,莪較嫩美可口,蒿、蔚則口感不佳。。

(Revised,Jan 16, 18, Jerome 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