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老師專欄

[ 2017-12-15 ]

<談文論譯>從agency (自主抉擇) 談術語翻譯   蘇正隆

理想的術語翻譯應指涉明確、易解,通過譯出的術語就可以直接對應原文及它所代表的概念,不過有許多術語很難從字面了解它所要表達的意思,譬如將社會學structure and agency 概念中的   agency (自主抉擇) 譯為「能動性」就是一例。因此學界的論文中到處可見以下這種讓人一頭霧水的文字:

 

…展現臺灣文化的能動性,…

…從地理歷史角度把握文化的能動性,

…發揮理論在台灣文學與文化的能動性,…

…從文化的能動性來看多元文化教育時,…

60 年代台灣文化場域中的能動性及其社群特質,…

"文化的能動性" 約有 82,300 項結果 (Google Oct 31, 17)

 

「能動性」本來是生物學術語   initiative,意指單細胞和多細胞的生命體能自發且獨立地移動。agency 和   initiative共用同一中文術語,頗值檢討。此外還有許多領域間出現概念不同,卻共用同一英文術語,即英文一詞多義,例如: vector一詞,可指 (分子生物) 載體,(植物) 媒介,(物理) 向量,(獸醫) 病媒…等,都可能造成跨領域溝通的困擾。 (Jerome Su, Oct. 31,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