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老師專欄

[ 2017-06-29 ]

美食與翻譯—從提拉米蘇談起

  美食配上好的翻譯名稱,可以相得益彰,若給個糟糕的譯法,可能會讓人望而卻步。

  引介一種本來我們沒有的「新生事物」到底是要譯音還是譯義,並沒有一定的原則,不過,我們可以從幾個外譯中、中譯英的例子看出其翻譯演變的軌跡。
我們不妨以tiramisu為例。tiramisu是以手指餅乾(ladyfingers)、義大利軟乳酪(mascarpone)和濃縮咖啡(espresso)製作而成。根據《韋氏新國際英語詞典第三版完全本》,tiramisu源自意大利文tirami su!,原意為「拉我一把pull me up!」,有提神之意。

  這款外來的西式甜點剛引進臺灣時有人譯作「軟起士蛋糕」,不過並未通行。大約十年之後開始出現了「提拉米蘇」這個翻譯。新譯「提拉米蘇」中,「提拉」一詞不單傳達了「把我拉起來」的原意,又能兼顧原文發音,「提拉米蘇」成為大家耳熟能詳的時髦甜點。

  由此可見,單單以定義及重新解釋的方式來翻譯很容易會遭淘汰,由於這種翻譯方式不能好好的保留原文中的意思,又不能與其他相似的物件作出區分,因此必須要作出適當的修改方能滿足社會的需要。像是「提拉米蘇」這種同時保留原名含意及讀音的翻譯就是眾多食品翻譯中的佳作。

  其實,不少傳到國外的中式食物都會遇到翻譯的問題,例如起源自中國的豆腐剛開始傳到西方國家時譯作bean curd,即豆類的凝結物。然而這樣的譯法並不能把其獨特之處傳遞出來。現在大部分西方國家都開始把bean curd這個譯名改成tofu,希望把它跟其他豆類製品作出區分。其他的例子還有枸杞、木耳等,枸杞最早誤譯為wolfberry,後來為修正matrimony vine或boxberry,2003年起則直接按中文發音譯為goji,而且已收入韋氏大詞典。木耳最早譯為fungus,英美人士聽了都會覺得很噁心,近十年來改為wood ear,則漸為英美人士所接受,也收入詞典裡。
 
(蘇正隆, 台灣翻譯學學會 前理事長, 南台科大應外系演講  May 2, 2017)

  再舉幾個蔬菜水果的翻譯,如「蓮霧」自馬來半島引進,馬來文稱作jambu,台語發音演變為liem bu,因而產生了優美的中文名稱「蓮霧」,以往有人把它英譯為wax apple,這種名稱譯得不好,有人請美國朋友吃蓮霧說:Care for a wax apple? 洋人聽了反問:Why not a real one? (要嘛就真蘋果,幹嘛吃蠟做的?)
guava→ baa la→芭樂 gnava→na baa→那拔


sapodilla→查某李仔→人心果

raspberry,法文稱作framboise,早期有人取其音,譯為「覆盆子」。不過,這名字不好聽,令人聯想到打翻盆子,它其實就是中文的「樹莓/刺莓」。

passion fruit植物學上本來叫「西番蓮」,台語受日文影響,稱之為「時計果」,因為它的花外觀像手表的造型。大約30年前有果農取其法文發音,稱之為「百香果」,這個名稱就從此通行全台。

avocado→阿布卡哆、牛油果→酪梨

本島萵苣菜 Taiwan lettuce, Garden lettuce妹仔菜、鵝仔菜、萵(ㄨㄟ) 仔菜→A菜

中國萵苣Chinese lettuce→大陸妹

劉錦濃橙→劉橙→柳橙

釋迦原產於熱帶美洲,引進中國時因它果皮鱗目突起像荔枝,所以命名番荔枝,雖然外觀顏色大小懸殊。釋迦果實形似佛頭上的髮髻,因此叫它「釋迦」。之前有人譯為custard apple,但不太妥當。釋迦果實很甜,英文植物界一般稱之為sweet sop。

  另外,以往像是餃子和小籠包等以麵粉皮內包餡料的食物也是籠統的譯作dumpling,西方的dumpling通常是不包餡,比較像麵疙瘩,和包子、餃子根本是完全不同的東西,豈能相提並論?因此,相信不久以後餃子和小籠包也要譯作jiaozi跟xiaolongbao才能分別此類食物的不同。

  近日來成為媒體焦點的滷肉飯,英譯soy-stewed pork over rice(醬油燉豬肉蓋飯)中規中矩但獨特性不足,我認為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曾泰元教授主張直接音譯的lu rou fan精簡獨特,值得推廣。

  在北台灣,滷肉飯為白飯淋上煮熟碎豬肉(豬絞肉)及醬油滷汁的料理,有時醬汁裡亦會有香菇丁等,與焢肉飯不同,而此種作法在南台灣稱作「肉燥飯」;「滷肉飯」在台灣南部是指有著滷豬三層肉的焢肉飯。

地方小吃「棺材板」的英譯
  台南小吃「棺材板」要怎樣英譯比較合適呢?目前的英譯有 coffin burger, coffin bread, coffin sandwich, Tainan Coffin Board, deep-fried salad sandwich…等。
以上五種譯法中有四種是繞著棺材打轉,沒有考慮到小吃的英文裡若出現coffin一詞,可能會令人望而卻步。請看2009年聽奧期間《聯合報》的一則報導:

…鄰近的故宮「府城晶華」菜單中有台南名產「棺材板」,英文寫的是Tainan Coffin Board(台南棺材木板),來自美國亞特蘭大的安睿杰說:「太恐怖了,我不敢點。」不過當他看到照片時便恍然大悟,他說外國也有類似的食物,稱做stuffed bread bowl…或者依外形稱 stuffed bread basket。

《聯合報》2009-09-05

  「棺材板」是以厚片土司挖空後充填入豬肝、胡蘿蔔、竹筍、蔥、洋火腿、蝦子、豌豆等材料再去油炸的,比較像美國人把圓麵包頂部切下,挖空塞入食材,再把頂部蓋回去壓實的,Stuffed bread sandwich,在英美人的觀念裡屬於三明治的一種。參見www.housewifebarbie.com/.../stuffed-bread-bowl-sandwich.html -

  不過,如果要吸引人,可能要有更簡潔的名稱,我建議譯為treasure chest後面再加上deep-fried sandwich stuffed with pig pate, shrimp, carrot, pea, ham, etc. 豬肝為什麼譯為pig pate而不譯為pig liver呢?英美人聽到liver可能會排斥,但對用肝製成的pate就能接受,而且視為美食。食材中的豬及蝦都應清楚交代,以免有人因文化因素或食物過敏而誤食。

  Treasure chest是珠寶箱,可用來指「棺材板」的外觀及內容豐富。華人社會常以「棺材」諧音「官、財」來寄寓吉祥之意,與treasure chest應有異曲同工之趣。

  如果我們能集思廣益,好好把台灣美食如豬血糕 (black rice cake)、鴨血 (duck maroon jelly)、米糕、擔仔麵 (danzai noodles)、冬瓜茶、豆花、肉圓、碗粿等透過聽起來好聽,看起來賞心悅目的英譯,要向國外推廣台灣美食這應該是最重要的第一步。